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骡马背上驮出的铁塔
来源:水电四局 作者:张煜星 董锡婷 摄影:郭彦锋 时间:2024-05-22 字体:[ ]

在陇南西陲的广袤土地上,海拔2000米至3600米的群山之间,一排排巍峨的铁塔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它们如同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屹立在天地之间,历经四季更迭,岁月流转,默默守护着这片山川河流。

然而,在这些铁塔崛起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艰辛与付出。在铁塔建设之初,这里曾是另一番繁忙而壮观的景象。

陇南市宕昌县一期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330千伏送出工程,是甘肃省“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位于陇南市宕昌县、礼县、西和县,全线长103公里,铁塔221基,其中升压站-玉皇殿段地处秦岭构造剥蚀山地与黄土丘陵过渡区,受构造挤压和河流侵蚀、切割影响,地形较破碎,冲沟断面多呈“V”字形,沟道中多有常年流水,两侧沟坡陡峻、山势陡峭。该段海拔在2000-3600米之间,高差一般在400-500米左右,最大高差约为1000米,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无法抵达,因此土建材料、塔材的运输只能依靠骡马往返驮运。在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深山中,形成了另一番有趣的光景。

东方欲晓,山间的薄雾渐渐褪去,朦胧中,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水电四局西南分局新能源东南区域的营地上开始忙碌了起来,工人们穿梭于各个角落,检查设备、整理工具,为即将开始的骡马运输任务做足准备。

当一切准备停当,班前会过后,骡马队伍踏上了崎岖的山路。

从山脚的营地到山顶的施工现场,需要走三四公里的山路,每匹骡子一次就要负重200-400公斤,而往返一趟就需要3个小时。在这种强度下平均一基塔所需塔材部件,就需要14匹骡马往返不停地返驮运3天才能完成。

尽管路途遥远、艰难,骡马队伍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步伐,不畏艰难、迎接挑战,不仅感染着每一位参建人员,也成为了工程建设中最为动人的风景,无时无刻都在告诉我们,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都将勇往直前,不气馁、不放弃,勇敢面对。

晨曦初照,一支支骡马队伍行进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蹄声回荡在山谷之间。路的不少地方已经被骡蹄磨光,只有一些散落的尘土、落叶和碎石盖在上面,行走起来异常困难。就在队伍行进间,一声沉闷的声响让周围的空气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原来是骡马在行进中不慎摔倒,周围的骡马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所惊扰,纷纷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摔倒的同伴。

运输队员们迅速上前查看情况,幸运的是骡马没有受伤,在一声声低沉叫声和一次次尝试中还是站了起来。或许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山路,面对周围锋利的荆棘、狭窄的道路、陡峻的山坡毫不畏惧,伴随着运输队员的吆喝声,骡马队伍毅然而然地背着钢铁铸件踏尘而行。

当阳光照在骡马队伍身上,原本冰冷的钢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变得温暖起来,它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骡马队伍一同,向着山顶的目标进发。

日暮西山,最后一批材料材料也已经卸在山顶,队伍和往常一样在片刻的歇息过后,开始踏上归途。放眼望去,一条条骡马队伍穿梭在延绵不绝的山脉上,夕阳的余晖同骡马叫声回荡在整个山涧,看着渐行渐远的背影不禁让人充满敬意,一天的劳作或许已经疲惫不堪,但依旧挺直着脊梁,尽管步履沉重,但依旧神采奕奕,时刻诠释着我们四局人刚毅坚韧的性格、永往直前的气魄。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面对自然条件的挑战,项目部自3月15日起,历经两个月的艰苦奋战、攻坚克难,成功完成了183基的基础开挖和167基基础的浇筑工作,同时成功完成了49基铁塔的组立任务。这不仅是对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四局精神的最好赞誉。

夜幕降临,骡马队伍已经安全回到营地,一天的疲惫下骡马浑身散发着热气,当柔和的月光映在骡马健硕的身上,勾勒出一个个坚毅的轮廓,这一幕仿佛回到了古人笔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与气魄,如同我们所有参建人员一样,面对挑战始终怀揣着坚韧不拔的决心,面对困难依旧保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筑起一座座巍峨的铁塔,为陇南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