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聚焦
《工人日报》:身边的大国工匠田得梅——解锁毫厘间的操作“密码”
来源:水电四局 作者:邢生祥 时间:2023-03-10 字体:[ ]

2月28日晚,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南京揭晓。颁奖晚会上一位身材瘦弱的天车司机凭借精湛的技术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就是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唯一的女性——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天车司机田得梅。

驾驶千斤重的桥机,多年来凭借“零失误”赢得整个行业的认可,田得梅通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高超技能,在“大国重器”的舞台上留下一段印记。

主动请缨勇挑重担

被称为“大国重器”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安装调试单机容量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复杂性和难度远大于世界上已有机组,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参照。在发电机组安装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号机转子,直径16.198米,最大高度3.826米,要完成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吊装,把这个庞然大物精准吊入到坑位内,难度不言而喻。

2020年8月18日,白鹤滩水电站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迎来吊装时刻。田得梅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个艰巨任务。

吊装时,面临51毫米的吊装误差,在眼睛无法看到的情况下,田得梅凭借多年的吊装操作经验,用时77分钟将转子顺利吊入1号机坑就位,一次性顺利完成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转子吊装,全面吹响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攻坚号角。

22天后,白鹤滩水电站2号机组转轮实现成功吊装。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操控技巧刻进“肌肉记忆”

从2007年参加工作,田得梅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参与了多个水电站建设及机组检修工作。 “就像开汽车一样,不同的司机给乘客带来的乘坐体验不同,开桥机也是同理,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把设备或材料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师傅的话在田得梅心中深深埋下了“平稳驾驶”的种子。

如何把这些特殊的“乘客”舒适地吊送至指定区域,成了田得梅清晰的探索追求方向,2平方米不到的天车操作空间,在她眼中却有数不尽的“小门道”。转子吊装难度大,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和对桥机知识的钻研,田得梅将每一个操控技巧都刻进了“肌肉记忆”。

每发现一个驾驶小窍门,田得梅都会继续摸索直至完全找到“手感”。日积月累,田得梅总结出了“眼看、耳听、鼻闻、脑想、手脚动”的“人机一体”操纵技巧。

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心、细心,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田得梅特意买了毛线和十字绣磨性子。“像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要静心,你不能急躁,我们下班后绣十字绣,就是为了静下心来、磨磨性子。”

15年里,她先后参与完成了大小18台转子吊装,慢慢成长为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完成巨型精密装置吊装的桥机司机。没有捷径可走,在挑战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田得梅终于解锁了毫厘间的“操作密码”。

“传帮带”打造水电“空姐”

15年里,田得梅辗转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见证着我国水电事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快速发展。她也从曾经的“徒弟”变成了别人的“师傅”。

2019年,水电四局“天车班”正式组建,田得梅成为“天车班”班长。白鹤滩左岸厂房共安装有2台1300吨、1台160吨和1台50吨桥式起重机,驾驶这些庞然大物的是“天车班”14名成员,她们都是女性,平均年龄只有24.5岁。

每次作业,田得梅都会要求“天车班”成员提前半个小时上桥机进行试车,对桥机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触电控制器、刹车片、行程限位、警报装置等设施的完好情况。

“师傅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精神,将一直影响着我们,我觉得想要干好这份工作,要仔细,更要专注。”田得梅的徒弟邓满平说。

田得梅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学技能传授给徒弟。如今她带出来的6位徒弟,已全部能够独立负责吊装作业。一项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记录着“天车班”不断成长的足迹,也凝聚了这群“空姐”的智慧和汗水。

田得梅所带领的“天车班”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她个人先后荣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中国电建“电建工匠”、中国电建“起重机械操作专业特级技师”等荣誉称号。

网址链接:http://web.app.workercn.cn/news.html?id=274882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