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修”出山清水秀 “复”原美丽乡村
来源:水电四局 作者:李国光 侯雪雪 时间:2022-09-26 字体:[ ]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走近水电四局承建的永登县庄浪河(柳树镇—红城镇)段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连片的玉米地绿意盎然,一颗颗玉米秆粗叶茂,长势旺盛,玉米棒子上,颗粒饱满,品质优良;辣椒、莲花菜也陆续进入采收季,细长的线椒、胖胖的圆椒、红绿相间的尖椒、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叶子包裹着白如凝脂的菜花长势喜人……除了菜花,还有萝卜、白菜、青笋等多个品种在千亩示范区待产,处处一片丰收的热闹景致。

沃野千顷,铺开现代化农业发展蓝图

永登县庄浪河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区域涉及永登县柳树镇、大同镇、龙泉寺镇、红城镇,总规模为11.66万亩。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42922亩;新增农用地18123亩;面山生态修复41832亩;特色经济林种植9639亩;花卉苗木种植822亩;生态廊道建设3206亩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

“这里的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前多为山丘地形,坡度大、泥土松软,机械设备进入施工区域难哪,一些物资设备需要人工二次转运。”

项目部采取“小并大、短拼长、陡变平、弯改直”等措施,将原来零星分布、条块分割、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归并平整,通过扩宽、加高、铺设碎石,让过去的小田埂变成了宽敞的机耕道。

为探索出永登县黄土丘壑生态修复新模式,项目实施过程中,水电四局项目团队将原来生态脆弱的丘陵沟壑地通过表土剥离、土料增湿、土方开挖、回填碾压、表土摊铺和田埂修筑,有效破解原有耕地面积小、不连片、无法机械化作业等难题,让昔日的荒坡土丘披上绿装,焕发出蓬勃生机。 

“我们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是一个路好、田沃的景象,不管是运农资进去,运农产品出来,还是灌溉用水、机械化生产这些都能得到大幅度改善,节水、节电、节肥等效果显著,最主要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的粮食产量。”项目负责人说道。

沃野千顷,绿韵绵长。在广阔的玉米田地间,一片片田成方成块、开阔平整,一条条宽敞便利的机耕道纵横交错,一股股清泉进村入田,工人们仍在作业,一片片高标准农田托起新的希望,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不断铺展开来,一幅现代化农业发展蓝图已然在望。

增产增效,演绎乡村振兴美丽梦想

黑城村山边的一处丘陵荒地,经过土地整治后,建成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小渠变大渠,荒地变良田,修正出一片面积约1000亩的千亩试验示范区。

该示范区建成后,土地地类调整为耕地664亩,新增耕地191亩、林地93亩、生态林55亩、苗木繁育38亩,新增耕地率28.8%。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耕种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向适度规模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全县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为黑城村现代化农业发展打牢基础,为粮食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项目通过平整土地、新修渠道、修建机耕道、建设灌溉管道等方式,让“小瘠丘”变成“大沃田”,“溢出”可耕地面积,让农业生产更加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为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之前为了保持田地不干旱,三天两头就要往田间地头放水,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后,改变传统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通过输水管精准灌溉每一株植物的根系,提高植物含水量,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让农田增产增效。”柳树镇黑城村徐村长向甘肃日报社记者说道。

据介绍,为了将4个区块的管网相互连通,并顺利穿过连霍高速和相邻村庄,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多次举办热熔焊接知识培训,对已完的管道做好24小时巡查防护。7月14日,滴灌系统地下管网进行注水超标准参数打压,总长7700多米的管网无一处渗漏,完美通过业主、监理三方验收,比计划工期提前5天完成节点目标。

现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新建田普遍增加了田面的宽度,更适合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建成后可显著增加耕地的蓄水能力,减少了土壤侵蚀,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喜闻乐见,生态改善后的“新鲜事儿”

永登县位于兰州城区西北部,有着广泛的辖区和农耕面积,据2019年以来“三调”图斑数据反馈,永登县未耕种地达54.6万亩,其中具备复垦复耕条件的有42.6万亩。因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干旱贫困等问题叠加,一直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各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今年,永登县农作物计划播种面积达到了105.94万亩!经过半年的修复整治,现在来到永登,在庄浪河一岸,数千亩的大地上绿色苍茫,微风吹过,绿波荡漾,一片秀美的田园风光。

永登市民说,现在这里的“新鲜”的事儿也多了起来:庄浪河里,消失多年的“狗鱼”“白漂子”等野生土著鱼种又出现了;一群能飞越喜马拉雅山的蓑羽鹤在庄浪河畔首次优雅散步;大通河迎来了一群姿态优美的大天鹅……这都永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见证。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措施,是顺应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筑基之举,更是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举措,将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水电四局将继续做好工程后续施工任务,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再添力量!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