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成都地铁“机电人”的7年坚守与热爱
来源:电建铁路公司 作者:马定喜 田艳秋 摄影:田艳秋 时间:2022-09-21 字体:[ ]

聚阳生焰,拢指成拳。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追求统一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国人的骨子里也始终流淌着团结奋进的血液。聚实干之力、兴落实之风、汇发展之智,七年前的他们是初涉地铁站后工程新领域的“初学者”,七年后的他们已然成为机电行业的“排头兵”。

如果说一个人七年的奋斗彰显了自律与上进,那么一群人七年的奋斗则完美诠释了坚守与热爱。从成都轨道交通4号线机电D标、18号线机电C标到19号线机电2工区,平均年龄32岁的他们,扎根蓉城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后机电工程建设,锚定目标,不断超越自我、迎难而上,一步一印的走出了属于他们的光辉之路。

校准“担当”坐标,鼓足奋进之劲

成都地铁4号线,面对全线开工最晚、用时最短、难度最大的困境,“机电人”用从不懈怠的拼劲和干劲,积极学习,及时总结,在进场最晚、工期最短的情况下率先完成电通、车通、两站一场顺利移交等施工任务;成都地铁18号线用20天突击完成任务的成绩,刷新了成都地铁史上关键设备房最短施工时间的新纪录,综合联调平均通过率居成都地铁最高......而后的荣誉更是对他们不懈努力的高度肯定:成都地铁4号线先后5次获得“成都地铁工程文明施工先进工地”现场挂牌公示、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2021年,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开工建设,延续了“样板先行、标准引路”的施工理念,“保安全,铸精品”的指导方针,把控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技术;成立领导包保制度,通过“重点管控,主次有序”分阶段实施,按步骤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科学部署各站点施工进度,有序推进各专业施工。为确保样板工程的有效实施落地,成都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使方案更加切实可行。通过BIM技术建造车站模型,将站后十多个系统设计图纸全部深化于车站模型中,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管线深化结果进行审查并现场核实后,实行三级交底制度,将技术、工期、工艺质量等要求落实到现场。现场管理人员合理组织人材机资源配置,并对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梳理成问题清单,并逐项核消。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科技创效实力,“机电人”立足工程需要,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深入挖掘BIM技术在安全、质量、技术等模块的功能应用。各专业工程师积极探索、学习及研讨,在项目数字化建设和运用上不断实现突破,先后在联合支吊架、复合风管、设备区裸顶施工、装配式冷水机房等区域进行自行研发,涌现了《结合BIM的明框玻璃暮墙施工工法》《装配式冷水机房施工工法》《在建地铁站临时消火栓系统永临结合施工工法》《轨行区专用移动式登高作业车》《空调水管、给排水及消防管道联合支架》等工艺工法。同时,将成熟可行性高的工法运用于施工中,通过各项独特的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为项目创优创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BIM技术的赋能下,深度融合应用“智慧工地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BIM+智慧工地”体系。在资源优化、成本控制、劳务管控、绿色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项目精益化建造、智能化管理。

2022年,温家山站作为19号线二期工程首家顺利通过“成都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现场评审验收的站后工程。温家山站后封样库、工艺样板等区域施工领跑全线,在屡次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其他线路监理及施工单位检查观摩中获得了高度肯定。

校准“学习”坐标,练好看家本领

“在这一年的学习里,除了师父的细心教诲,更让我感受到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好学、勤学的良好氛围,这也让我逐渐培养起学习的习惯。”在项目2021-2022年度“导师带徒”结业仪式上,2021届新员工李潇涵作为“优秀员工”代表发言道。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从“外引”人才到“内培”专业队伍,“机电人”始终以初学者的虚心,不停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标准学习的过程:通过“领导班子上讲台”“岗位竞聘”“导师带徒”“职工培训小课堂”等内部知识、经验、技能的相互交流,针对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靶心能力因材施教。寻找员工特点特长,明确员工的发展方向,提升员工业务技能水平。用好用活各专业人才,坚持“量才而用、任人为贤”的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职工能力提升与企业效益增长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打造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注重一线锻炼和培养人才,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和重难点攻关中“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力量的迅速成长与生产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此外,积极组织现场管理人员、专业工程师多次到成都地铁其他在建项目参观学习,见贤思齐,和先进对标。

“彭茂林在19号线机电2工区营地签到成功。”每晚7点,“一建必过群”总会按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签到打卡声。“一建集中学习小组”是机电团队打造“学习型”团队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制定学习计划,固定学习时长、每日签到打卡等多方面加强学习强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集中学习时间为每周二、四的19:00至21:00,采取线上课程精讲与线下自习理解相结合的形式,旨在以集中学习环境所具有的良好带动性,驱动项目上下进入自我提高的正向氛围,进而促使全员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除此之外,为深入落实“双引双建”工作要求,项目部围绕员工取证考试、当季重点工作、发展薄弱环节、专项方案等内容为核心积极开展了“江源学习大讲堂”活动,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职工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校准“初心”坐标,砥砺为民行动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机电工区由成都公司统一管理,项目党员40余名、团员青年102名。在成都公司的带领下,机电全员在战疫情、抗高温等挑战中,迎难而上,争当先锋,为项目安全生产、职工生命健康构筑起“红色堡垒”。

“我还行,不用换岗。让他们再休息一下吧,后面人还多呢。”临近午夜,第六道的机电团员青年一边拿着测验管一边回应道,可他的脚已经不自觉地在原地踱起了步。春寒料峭时,疫情反扑,机电党员、团员第一时间迅速集结,披上“白衣”坚定的站在一线,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录入、现场秩序维护等志愿工作,在寒风中坚守至夜半时分,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或是有丝毫怨言和懈怠。封闭管控时,临近中秋,项目党员干部带头前往民工营地,挨个宿舍为工人们送去了月饼、水果等中秋慰问礼物,项目安全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现阶段疫情防控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在中秋节当天,项目职工与工人们一同包饺子、煮火锅,让工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前些天没有发通知停工的时候,工人们在站里坚持作业已经很辛苦了,现在停工也是难得休息,不能让他们再受热了。”工地停工后,大功率发电机供应紧张,为了保障协作队伍人员的生活用电,现场各站点负责人积极联系起租赁发电机的事情,天府新站现场管理人员王希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的夏天,四川迎来了6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叠加流域干旱导致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外省煤入川运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全川面临严峻的能源保供形势。相对于露天施工场地的烈阳炙热,机电工程的作业区基本在站内,但站内较为密闭的空间、闷热的空气也让现场管理人员、作业工人更加煎熬。面对“烤”验,自觉减少用电负荷,在工作和生活场所及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减缓用电紧张的情况;采取错峰供电措施,上班时间对办公区域和生产现场供电,下班时间对生活营地、民工营地进行供电,并且在用电高峰采用发电设备辅助供电,显著降低了用电负荷。为确保工人们的身体健康,项目部还向一线作业人员发放了药品、矿泉水等防暑降温用品,积极宣贯防暑降温知识,协调租借大功率发电机,保障民工兄弟们也能安全度夏。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变幻莫测的。面对不期而遇的压力和挑战,“机电人”愈发衔勇韬力、沉着稳进,用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走过了一条浸透着着泪水、汗水和鲜血的荆棘之路,他们不仅仅是一支队伍,更是新时代建设者坚守初心与热爱的诠释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他们将继续以一往向前的斗志,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细节”的建设精品工程,为蓉城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贡献公司成都地铁“机电人”的青春智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