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扎根一线的“起重明星”
——记山东一建机械工程公司“全国技术能手”王荣鲁
来源:山东一建 作者:李娜 谢琳 时间:2022-05-19 字体:[ ]

“五一”期间,一段视频展播在山东一建机械工程公司上下引起热议。视频中那个身着泛旧的工作服,目光坚定,从容指挥起重设备的黝黑汉子一时间风靡全公司,成为“家喻户晓”的“起重明星”。

这是山东一建在五一档期推出的特色活动——劳模先进视频展播。拥有“全国吊装竞赛冠军”、“全国技术能手”、“十佳工匠”等众多荣誉的王荣鲁自然成了活动策划者的“焦点”之一。

从2005年的青涩小白到2022年的全国技术能手,王荣鲁始终没有脱下那身代表起重指挥的工作服,也始终没有离开常年风吹日晒的起重指挥一线。布满老茧的双手挥动过无数起重作业的指挥旗,抚摸过幼子稚嫩的脸颊,也捧过全国冠军的奖杯。十几年如一日,他却甘愿扎根电建一线的各个工地,用那双手为基层建设奉献着,无悔山海。

你是沿途,青山举杯

整天指挥庞大机械设备的王荣鲁,却喜欢一句甚是清新文艺的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也正是这则广告语,让他一路沿途,看过聊城的风秀,石家庄的端正;呼吸过大阪的清新,内蒙古的空旷,也见证过新疆的风沙。

所到工地,他总能最先嗅到每一处的特点,并为之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刀,心中就充满了对自己参建项目的骄傲。

沿途很美,工作却很艰辛。在电建行业,有句老话叫做“质量看焊接,速度看起重”。起重这活儿,属于特种作业,苦与累暂且不说,关键是责任重大。尤其是王荣鲁所担任的起重指挥,要全面考虑人员安全、机械安全、设备安全。由于工地现场作业条件一般都很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捅了大篓子。整个操作流程中,指挥就是“主角”

一台大型起重设备的安装再到拆卸,看似一装一拆的简单,却需要精湛的经验技术和丰富的安拆知识,尤其作为指挥官,更是需要熟悉每台设备的性能、结构、安拆难点和操作流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全盘皆输,耽误的不仅仅是工期,更是影响公司的形象。

身为起重指挥的王荣鲁深知这一利害。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牢记安全规定,熟记操作流程,在火热的电建工地上,他不仅跟着操作工学操作、跟着电工学电气、跟着技术员学管理、跟着修理工学修理、跟着安拆工学原理,还和操作工人们一起绑着安全带,打螺栓、装抱瓦、趴在架子上插液压管,在28米高的臂杆上穿大钩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队员们一起团结努力,成为团队中的中流砥柱和主心骨。

无缝衔接的安拆流程,准确到位的指挥哨声,平稳安全的起吊稳落,顺利进展的项目工期,让王荣鲁和他的团队在每一个工地都得到了不容小觑的肯定。

带着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他们向前奔赴一个又一个施工现场,沿途留有他们奋斗过的痕迹,有青山为他们举杯喝彩。

一线走出的“全国冠军”

什么是专业?是长期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什么是能手?是“卖油翁”式的反复训练,是“学而时习之”,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从入职之初的生涩懵懂到现如今的信手拈来,34岁的王荣鲁在起重指挥领域默默积累着“硬实力”。

2018年10月的一天,远在工地的王荣鲁突然接到公司领导的通知,让他代表山东一建参加全国吊装技能竞赛。

“十年磨一剑”,能在全国性竞赛场上亮剑,对于身怀绝技的王荣鲁来说无疑是个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但同时,也赋予了他比机会更重要的责任,为公司争得荣誉。

面对挑战,王荣鲁没有半分退缩,甚至没有丝毫迟疑,当即向公司领导立下了誓要拿到名次的“军令状”。离赛期还有2个月,他从工地返回,集结了队友,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模拟吊装竞赛,开启了长达2个月的封闭训练时光。

12月11日,“中联重科杯”第五届全国吊装职业技能竞赛在湖南长沙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拉开了帷幕,来自全国六大建设行业和民营企业的23支参赛队共92名队员参加本次比赛。

头一次参加这种规模和级别的竞赛,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但当比赛开始的哨声吹响时,作为起重总指挥的王荣鲁心里却只有了一个念想,一定要用最准确及时的旗语,最清脆嘹亮的哨声,带领队友顺利完成比赛。

比赛中,王荣鲁沉着冷静、镇定自如,手中的指挥旗不断变化,哨声清脆嘹亮,向队员发出指令。队友们动作娴熟、敏捷稳定,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设备如行云流水般穿越一个个障碍,准确无误放到指定位置。

所有动作一气呵成,配合近乎完美,他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全场观众和裁判的热烈掌声。最终,山东一建以团体第一、个人第一的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高举着奖杯,王荣鲁百感交集。封闭训练中所有吃的苦,在这一刻,都值了!

2019年7月,人社部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授予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的决定》,王荣鲁因精湛的专业技术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对他而言,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鞭策。

2020年9月,带着数月的学习成果,王荣鲁踏上了开往辽宁抚顺的高铁,有一次前往竞赛的战场。来自全国电力行业的12支参赛队共48人参加比赛。凭借团队的绝对实力,他们又一次成功晋级决赛。

在整个比赛的赛场上,他们队伍的受关注度是最高的,走到哪里都有人议论:这就是去年比赛的冠军队伍,看他们今年的比赛表现如何。去年冠军的光环笼罩着王荣鲁和他的队友们,但是巨大的压力也同样如影随形。

既然选择参赛,就要做出成绩,压力肯定是有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抗住并战胜它。必须夺冠,这是王荣鲁和几个参赛队员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目标。赛前的每个深夜,他跟队友们一遍遍地相互激励。随着决赛结束的哨声吹响,王荣鲁和队友们又一次成功夺冠!

获得过的荣誉都只是一个个成长的见证,未来的路还很长,王荣鲁说要学的还有很多,他要代表公司去世界的舞台上去比拼。

终点亦是起点

回归工地,王荣鲁又开始了他周而复始的日常工作。爬高空、指挥、起重、协调,与队员们一起抬道木,拉钢丝绳,打大锤,是他一天工作的缩影。肩扛责任,他无比小心和认真,不厌其烦地叮嘱现场注重吊装过程中专用吊带的使用,做好设备表面油漆防护,吊装前对起重索具认真检查,大部件吊装就位前对吊点栓挂进行研讨等等细节从无漏缺。

对他而言,全国冠军和全国技术能手不过是一段旅程的一个终点,终点亦是起点,奋斗的路上,学习永无止境。参加大赛的经历让他明白日常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是挤出时间去学习基础知识,起重吊装、液压维修、电工基础、机械安全,老生常谈的知识每学一遍,总有新的体会和收获。

相对光鲜亮丽的西装革履,明亮宽敞的办公室,再看一下展播里那身永不更换的起重工作服,风沙泥尘相伴的现场,谁能说哪个更胜一筹?

为事业奋斗的路上,选择不同,成就却是同等分量;路程不同,终点却是同一站台!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