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月亮挂在天上
来源:水电六局 作者:于洪杰 时间:2021-09-18 字体:[ ]

又近中秋团圆的日子,对于在各个施工项目奔波的人们来说,这个时候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盼望与家人的团圆。我静静地坐在项目部的小院里,听身旁的同事们摆着“龙门阵”,天南海北、奇闻异事。这些年,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的“转战”,一处又一处不同的风景,每个人的经历里都不缺故事。

焊工老于说自己快40年的工龄了,唯一一次与家人过中秋还是儿子刚满月的时候;电工老田回忆起在国外项目上过中秋的场景,打趣地说:“国外的月亮也没比咱们中国的圆呐,这些年国内国外走了这么多的地方,还是咱中国的月亮好看!”厨师宫师傅拎着一个大包裹从外面回来,大嗓门地说:“过节了!我得给咱们这些不回家的人做些月饼,过个像样的节!”大家一听,纷纷站了起来,嬉笑着向宫师傅迎上去,纯手工制造的“电建月饼”外面可买不到,更何况大师傅的手艺那可真不是吹的,妥妥的民间高手。

同事们一哄而散,有的跟着宫师傅进了厨房,准备学两手;有的回了宿舍,我看他们大都掏了手机出来,看来刚才的“龙门阵”让大家都有点想家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像中秋节这样的节日,怕是更会挑起离乡人的思念之情。 

我也拿起了手机,给爸爸发了一条微信:“老爸老妈,我想你们啦,祝你们中秋节快乐!”

许久,爸爸打了一大篇密密麻麻的文字回来:“老丫头,你不用惦记,我们一切都好!爸知道你的心思,过好你的小日子,安心工作,你开心就是我和你妈最大的心愿……”看到这,我的眼窝子又不争气了,于是,我赶紧扬起头,快速地眨了眨双眼。此时,圆月已如铜镜般悄悄地挂在了天空,温柔的月光洒在身上,让我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平静与温暖,一幕幕家的回忆如电影般浮现……

我的家里,妈妈是个赋有“浪漫情怀“的女人,平日里无论多忙,都会让自己活得精致又得体。爸爸是个温和憨厚的“孩子王”,家族里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喜欢围着他转。在我的印象里,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到了传统的节日,都喜欢有声有色地搞些“排场”,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很有仪式感。没出嫁的时候,我还有些看不起妈妈的“小动作”,有时候觉得她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妈妈也不生气,只说过年过节都是大事情,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要心怀敬意地去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不就是靠着这样的代代相传吗?我一扭脖子,扁了扁嘴,但私下里又觉得妈妈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便默不作声地附合了。

当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把许多传统都掩盖了,我家却不是,无论“大节小节”,爸爸妈妈都认真以待。也许是爸妈排行最小的缘故,亦或更多是因为爸妈骨子里就是勤劳的小能手,所以无论节日里在哪个叔伯婶姨家吃饭,最忙碌的身影总是他们俩。记忆中姥姥和奶奶总是对妈妈夸赞有佳,说她懂道理、爱生活,节日里的礼仪讲究,妈总是打理得头头是道,难怪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顺遂平安。

说到中秋节,吃月饼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儿时的月饼不如现在种类繁多,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就是五仁馅的月饼。包装极为简单,几乎都是散装的,稍微高档一些的也只是在外面包了一层印着花花图案的透明塑料袋,但是,味道却是极好的。表皮经烘烤之后,呈焦糖色略微发硬,我最喜欢啃这一层表皮,比馅还香。馅料里有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芝麻仁,有的还掺杂着红红绿绿的丝状物,我不知道是什么。有人说是玫瑰花,也有人说是萝卜条。

那时候,家里不算富裕,可是,妈妈总会早早把月饼备好,给家里亲戚长辈们送去。

团圆,自是中秋节的主题。这一天,不管在外面多忙碌的子女都想着早点回家吃饭,出了嫁的、成了家的,拖家带口地赶回家看望老人,这是中秋节最重头的戏码,缺了谁少了谁,都是一份遗憾,似乎比过年的时候还要在意。吃月饼、赏月亮,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月亮又圆又亮,不用点灯似乎也能照亮天下。月圆人圆,中国人的骨子里总是有那么点“小矫情”,缺了便是不圆满。

老家的院子很大,有一张长长的摇椅,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三口挤在这张摇椅上,妈妈靠着爸爸,我躺在他们的腿上,一起守候着圆月的出现。晚风和柔似絮,浮云如绢,簇拥着皎皎明月徐徐上升,渐渐地把大地映成一轮银色的光影,这一刻,便有了岁月静好的意味。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中秋节自然就会想起这些与月亮有关的故事。我躺在爸爸妈妈地腿上,似睡非睡,傻傻地问:“爸爸,你说嫦娥和后羿隔得那么远会不会很难过啊?”爸爸摸摸我的头笑着说道:“难过肯定会有的,但是只要月亮还挂在天上,念想就断不了!”

我不是嫦娥,爸爸妈妈也不是后羿,但是,长大了的我却像嫦娥奔月一般,跨越了几千公里的距离,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生活。中秋节,因为工程建设正酣不能回家与他们团圆了,遗憾总是有的,但抬抬看看天,月亮还挂在天上,念想就断不了。


【打印】【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