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色经典 抒爱国情怀——读《青春万岁》有感
来源:水电十四局 作者:冯恩情 时间:2021-04-09 字体:[ ]

读小说不仅是在读故事,更是在读字里行间渗透的思想价值,读人生的感悟。一本好书能让我们感受到思维的豁然开朗,并产生一种由衷的信仰,在言谈举止之间显露出来。最近,我读了既承载着革命热情又记录着青春光辉的《青春万岁》,它像一泓溪流,缓缓流淌心间,水清如许,澄清心灵。

《青春万岁》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早期的作品。20岁的作者用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一群经历了特殊时期的高中生,他们初中时就经历了“国民党的末日,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以及大建设的开始”,时代的烙印深深印刻在青年学生的火热生活之中。这批新青年用真实的生活向我们展现有理想,敢奋斗,心怀天下,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小说之中,贯穿全书始终的郑波、杨蔷云、袁新枝等青年身上集中了人性的诸多优点,她们善良、正直、热情且积极进取。而与她们相对的“落后分子”其实都有着各自的不同原因。围绕小说,那群活泼的中学生们,展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新与旧的冲突。呼玛丽从小是孤儿,因受神父收养而不得不信仰天主教,她也曾遭受修女的剥削和虐待;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苏宁,有时候会堕入到精神空虚的境地,甚至会看在杨蔷云看来是颓废读物的《鬼恋》,这是因为她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往。小说结尾,在郑波、杨蔷云的帮助下,呼玛丽、苏宁等人勇敢地与旧家庭决裂,顺利融入到集体之中。

除了需要清理的旧时代污秽,那些自私可怜的个人主义,显然也无处藏身。小说里的李春,原本是一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不愿参加政治运动的学生。她学习成绩确实出类拔萃,但却过于自私且我行我素。她精心编写的《独幕剧》以影射中学集体生活也遭到退稿,编辑委婉地指出,“好像你是主张各人按各人的意思办事,不要集体,也不要组织。你是写学生,但是有点不像现在的学生,倒像好些缺点的堆积。”班主任也批评她,“你会读书,可是不会做人。”李春在经过一番心理挣扎之后,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诚恳地自我批判,最终被集体重新接纳。

书中高歌“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这是多么有魄力,有朝气,有勇气的呐喊!读他们的青春,年代会过去,但青春依旧闪光,读他们的苦难,虽然感到心酸,但更佩服他们的坚强,池田大作说:“青年,在任何困厄的处境中都有站起来的力量。”我想,他们是真正的懂得生命,尊重生命,唱响青春万岁的有志青年。在爱国,爱党,爱生活,努力建设国家的主旋律下,本书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正是这熊熊燃烧的青春力量,给了这群青年人战胜困难的勇气。正因为我们这群斗志昂扬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我们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青春万岁》穿越半个世纪的风尘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觉得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当你读它,你仍能感受到革命的延续,青春的脉搏。因为不论哪个时代,青年的心总是相通的。正是风华正茂的我们,又何必“为赋新词强说愁”又怎能“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让我们为祖国、为理想奋斗吧!当我们年老时,共聚一堂,一同回忆,那时的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打印】【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