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细嗅“蔷薇”的大国工匠
来源:河南工程公司 作者:魏亚芳 时间:2021-04-29 字体:[ ]

陈建平,男,44岁,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焊培中心基地主任兼焊接实操教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入职24年来,共参建各类型火电机组20余座,经其手的焊口合格率均在99.7%以上;先后取得技术创新成果18项、成果转化30项,获得实用专利10项、发明专利 3项;主编《焊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焊工安全提示卡》,有效保障了一线焊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为企业创下了7800余天焊工安全生产与“零矽肺”纪录;2020年初,居家防疫期间,发明了《毛笔焊接教学法》,其微课作品入选中国工会数字资源库。

陈建平24年来的职业生涯,就是由焊花飞溅和弧光闪耀组成的,他在焊花中成长成焊接技能专家,又在弧光中教练着年轻焊工。他所获得的荣誉全是“比”出来的,都是“赛”出来的。

焊花飞溅中成长

在焊接技能提升的过程中,陈建平坚持“赛场比高低,创新求发展”的理念,勇于突破自我、不断寻找新的成长契机。

2003年,陈建平首次站在了河南省职工技术运动会焊工比赛的舞台,此后,他开始在各种省级以上赛事中打磨技术、飞速进步。2007年,陈建平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第二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并取得了佳绩。焊工的工作常态要耐得住夏天炎热和冬季的寒冷,陈建平从不抱怨。2009年,陈建平参加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焊工决赛,取得个人第14名、团体第4名的好成绩,为电建铁军与河南焊工赢得了荣誉。而这次比赛,也成为了陈建平由参赛选手转变为教练的重要契机。

弧光闪耀中育人

2012年,中国电建集团公司首届焊工技能大赛开赛。陈建平凭借高超的技艺与丰富的赛事经验指导选手集训。期间,陈建平发现,限于锋钢锯条的现有结构,以此清理焊口层间不仅效率低,且不便于焊工操作、影响训练进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建议并推广手持锯弓,既增加着力点、节省时间,也为参赛选手增加了满满的信心。赛后,陈建平进一步完善了“大、中径管层间清理专用锯弓”,并成功申请了专利。

开赛后,又一个难题猝不及防地出现了。赛前为防止选手烫伤准备的氩弧焊防烫垫,被告知不允许使用。陈建平当即找来一只厚手套,比照氩弧焊操作时手指支管子的位置,剪掉指套,再用针线缝制,做成了一种隔热的“防烫手套”。第二天,选手王志勇戴着他设计的“氩弧焊防烫手套”上场比赛,一举夺得氩弧焊组第一名!

一次比赛、两个小发明;看似不起眼,却解决了大难题!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回首24年的焊接生涯,陈建平最大的感受是:成功没有捷径,对工作现严一点、对自己再狠一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

2007年,国家级焊接比赛前夕,陈建平在一次剔焊缝操作时由于用力过猛,被一块铁屑迸入左眼上方。异物离眼球仅有3毫米,需要手术才能取出。而此时大赛在即,为了不影响大脑和微操,陈建平下狠心要求医生尽量少用药。当时,那场手术整整进行了两个小时,连医生都忍不住为陈建平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而赞叹。

“再严一点,再狠一些”是陈建平的常态,但面对聚少离多的家人,铁汉也有柔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陈建平和许多人一样,从“以单位为家”变成了“以家为单位”,他十分珍惜疫情期间宝贵的居家时光,享受和女儿一起练习毛笔的时刻,孩子练习书法的毛笔给了他启发和灵感,他用手钳和毛笔结合,做成焊接把钳,模仿焊条电弧焊平焊、横焊、立焊的手法,在报纸上练习运条手法,继而创造了一种以毛笔和老虎钳为道具的新型教学方法----毛笔教学法。他利用毛笔笔尖柔软的特性,将之作为电弧,而把笔杆当作焊条,同时将老虎钳当作焊把把钳,组合之后即可同时锻炼焊工的臂力、眼力和耐力,解决了学员们居家抗疫期间的训练难题。后续又逐渐开发了氩弧焊相关课程,在自媒体抖音快手上进行直播,受到了广大焊接技能学习爱好者的好评,瞬间抖音粉丝过万。

24年的弧光与焊枪,精彩了他的青春、也照亮了前行的路;24年的初心与匠心,展示了电建人的职责与担当,凝聚了劳动者托起中国梦的正能量。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