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共建一带一路】“哈儿”成长记
——记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风电“抢装”班组
来源:成都院 作者:邓君恒 时间:2021-11-30 字体:[ ]

“哈儿”,四川方言,意为:傻瓜。天性达观的四川人,为这个词语赋予了可褒可贬、可退可进、可嬉闹可撒娇的丰富涵义。

在哈萨克斯坦,一群年轻的中国建设者,把自己称作“哈儿”。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为这个词注入了新的语义。2021年6月14日,新华社以中、英、俄多种语言向全球发布报道《中亚最大风电场助力哈萨克斯坦新能源布局》,让札纳塔斯和一群建设者,开始让世人知晓。

札纳塔斯的郊外

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札纳塔斯市郊外,夜幕低垂。来自中国电建成都院的建设者正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目标不舍昼夜。他们为之奔忙的,正是报道中的主角——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

5天前,风电场最后一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

“爱的魔力转圈圈……”仰头看着随风转动的扇叶,项目施工经理兼工程部主任付小波快乐地哼唱了起来。这个眼睛圆圆、脸圆圆,爽朗笑声也仿佛转着圈往外流淌的成都小伙,是个超级乐天派,他总说“哈儿有傻福,天大的问题,如果一顿美食解决不了,那就两顿。”

然而,在札纳塔斯,还有许多美食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座因磷矿石而兴,又因矿产工业没落而衰的城市,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经济形势下滑,社会治安环境堪忧。

“我是江布尔州人,到项目部之前,都没听说过札纳塔斯。”硕士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籍员工哈萨拜,此前在首都努尔苏丹工作。初到项目部第一周,哈萨拜就已经萌生去意。

2018年冬寒料峭,付小波和同事们来到了冰天雪地的札纳塔斯。陌生的中国面孔,在这座小城激起了涟漪,社会势力不请自来,付小波人生中第一次面对了AK步枪黑洞洞的枪口。

“感觉心跳瞬间飙升到了180!桌子下面我的小腿都在抽筋,手也在颤抖。但我全程保持了微笑。” 付小波回忆起当时场面,还是一脸微笑。

为了推动项目建设,成都院各级领导拜会札纳塔斯市长、当地长老,多方斡旋协调,项目建设终于获得了执行的基本条件。

休息的夜晚,大家意外发现了“宝藏”——过去的矿坑荒废后形成人工湖,盛产小龙虾和鱼。这些当地人不爱吃的食物,在付小波手里变成了麻辣鲜香的开胃大菜,抚慰着远在异乡奋斗的所有人。

哈萨拜选择了留下来,因为在这里,同事们让他感受到了另一种温暖,“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他们就像家人一样。”

不平静的旅程

2019年8月一个黑如漆的夜。项目计划合同部主任邓志强和司机开着满载用品的皮卡车,从塔拉兹市返回180公里外的项目部。路况极差,皮卡车突然爆出一阵异响,随即熄火。此时气温骤降,方圆几十公里荒无人烟,远处不时传来野兽的嘶吼声。

这片荒原,是项目部外出采购必经之地,大家都曾在这里见过近在咫尺的狼群。邓志强赶紧掏出手机准备求助,然而此地毫无信号。

“先上车,外面不安全。”邓志强一拉车门,门被锁住了,钥匙还在车里,两人在寒风中一筹莫展。终于等到路过的车辆,到有信号的地方拨通了求助电话,回到项目部已近凌晨4点。

类似这样的经历,邓志强没有告诉新婚2个月的妻子。因为他深知,自己和同伴们所面对的,是不平静的旅程。

2019年1月9日晚,安静的机舱内突然响起机长通知返航的广播。这趟从乌鲁木齐起飞的航班,已经飞抵阿拉木图上空,然而大雾笼罩,飞机无法降落。

这是项目控制经理兼安全副总监高捷第一次奔赴项目现场。两天后,高捷再一次从乌鲁木齐飞往阿拉木图。

这一天,仍是浓雾弥漫。飞机在空中数次盘旋之后,开始盲降。舷窗外白茫茫一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直到离地仅50米,机场跑道终于出现在眼前。安全着陆的刹那,机舱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只有高捷安静地坐着,脑海里梳理着此行任务的时序。

“可能我神经比较大条,从小老师就觉得我很淡定。”2019年7月12日,项目第一台风机吊装。看着高度超过30层楼的风机,第一次伫立在札纳塔斯的戈壁草原之上,高捷不淡定了。

在看不见的地方

这一幕,也留在了王建军的心底。

2019年7月,项目财务经理王建军第一次飞抵札纳塔斯。这个丝绸之路的沿线小城,在他面前缓缓铺开——经济滞后,房屋破旧,照明灯光忽明忽暗,停电时有发生。

站在高耸的风机下,王建军想象着40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的壮阔景象。

札纳塔斯风电项目,是中国电建成都院在哈萨克斯坦执行的第一个EPC总承包项目。王建军梳理项目合同架构,与成员测算履约阶段整体税负,发现依照哈萨克斯坦税法规定,需要缴纳大量额外税费。

如何降低额外税负?王建军开始寻找最佳方案,多方咨询专业人员,讨论可行办法和经济性,终于成功摸索出了解决之道,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国际项目。

成长,总是与挫折、困难相伴相生。回首项目执行的过往,设计经理刘顺华百感交集,这是他第一次全过程参与执行海外项目。

工期紧、任务重,项目团队克服了极短的磨合期,从设计、报价到谈判,仅几个月时间便完成了35千伏集电线路方案变更。两年多时间,整个团队在设计、财税、外汇、工程结算和当地雇员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套完整的过程资产。

“我们做的,都只是些基础工作。”谈起项目经历,王建军笑得腼腆羞涩。他只去过现场两次,项目秘书周亚宁从没到过现场,他们的工作几乎都在后方远程展开,方寸之间,仿若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哈萨克斯坦第一时间中断了中哈往来航班。高捷与项目经理李兴华等3人毅然逆行,一定要赶上断航前的最后一班飞机。

办理入境许可、签证与机票的重任,落在了周亚宁的头上。

疫情爆发后,办理入境许可所需时间,从最长1个月变成3个月,签证机票更是棘手。这个风风火火的“川妹子”,瘦小身体蕴藏大能量,早已提前准备好了入境许可和签证手续。

项目一线的同事白天奔波在工地现场,晚上回到营地才能挪出时间处理事务,和后方联系已是半夜。凌晨时分,手机信息不断,国际长途接踵而至。这一幕,对于周亚宁的家人来说并不鲜见。

来之不易的胜利

哈萨克斯坦疫情爆发,两次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航班断航、签证停发、货运中断。正处在建设高峰期的札纳塔斯项目,举步维艰。

怎么办?项目不能等,更不能停!

项目团队迅速展开自救,营地实行全封闭防疫管理,多通道协调国内人员从第三国入境,借助外部力量让滞留设备进场,协助业主落实并网手续,确保现场进度不停摆。

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现场坚守的73名中方员工和当地雇员无一人感染,创下了零疑似、零确诊的“双零”防疫战绩。

当地时间2021年6月20日,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提前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

苍穹之下40台风机挺立,宛如引驭风之力量的巨人,源源不断将清洁能源送入哈萨克斯坦国家电网。每年3.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将直接改写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的缺电现状,满足一百多万家庭的用电需求。

2020年,高捷连续驻守项目现场300天,这个寡言少语的年轻工程师,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他把最汹涌的情感都藏在了内心深处。

“真的感谢这个项目,让我们有机会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人生有无数可能,梦想可以延伸到如此遥远的地域。”在付小波22年职业生涯中,札纳塔斯项目建设的记忆,仿佛一个斑斓碎片融汇的多棱镜。

这群人,一起见证了这片戈壁从草色枯黄到白雪覆盖,再到绿意盎然的季节更替。脚下的荒土,扑面的寒风,夜晚的星宿,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他们在札纳塔斯磨砺成长,又将继续奔赴新的建设岗位。

有一种“傻”,从不渴望被看见,却一直都在。

“哈儿”不傻,一股“傻”劲儿才能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他们的“哈儿”成长记。

他们的姓名或许无人知晓,但这片土地的人们,都曾看见他们点亮的灯火。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