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我和我的外国朋友】这个司机是个“武林高手”
来源:水电十五局 作者:杨家龙 杨陈光 摄影:杨家龙 时间:2021-11-30 字体:[ ]

2021年7月28日,这是我从马里回国的日子,同时也是结束我1580天非漂的日子,更是我同我的马里朋友MARIKO KARIM正式分别的日子。如今,4个月已经过去,回想起分别的场景一切都仿若昨天,那天他念叨最多的话就是“不要忘记我”。我想:“我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个陪伴了我四年多的好伙伴?”

MARIKO KARIM是马里古伊那水电站项目部的当地司机,我们更习惯叫他的小名“巴拉”。和所有马里人一样:他瘦高个、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他的辨识度的确不高,让他出圈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武林高手”。

车技精湛的老司机

行走江湖,没有技艺傍身,走的也不踏实。巴拉能够立足古伊那项目靠的是灵巧的双手,他的车技精湛,能熟练驾驭小车。然而,他的修炼之路还要从费鲁水电站说起。

2009年,费鲁水电站建设期间,巴拉还是厂房工区一名普通的力工,每天卖力的工作,赚钱养家。在马里,最不缺的就是力工,巴拉觉得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改变还得有一技之长。为此,几番思索考虑下,他把目光聚焦到了司机这个岗位上。可是,巴拉之前连车都没碰过更不用说驾驭它了,而且他也没有练车的机会。当然,这可难不倒巴拉:为了能多了解车他就趁着每次休假的时候“赖在”当地司机同事的车上,将同事驾驭车的技巧刻进脑子里;晚上就和夜班的当地修理工师傅“加班”,学习车的构造和修理技巧;为了能多和车待一会儿他就经常自愿去洗车......他的执着打动了项目的领导,所以特批他下班后在场内和当地司机师傅一同练车。

一个月过去了,他的车技愈发娴熟,可以出师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要想成为一名司机还得有驾照,而考个驾照需要10万当地币(这相当于巴拉当时近两个月的工资),对于没有一分存款的巴拉而言,这无异于天文数字。好在项目领导开明,提前预支了他两个月的工资,这份雪中送炭的暖心举动彻底征服了巴拉,在拿到驾照后他就一直给项目部开车直到费鲁项目完工,他的车技经过岁月的洗礼臻至化境。

因为巴拉车技精湛、办事靠谱。古伊那水电站开工后,项目部继续聘用他开车并提拔他当小车班组长,在他的管理下古伊那项目的小车停放整齐有序、维修保养及时。

古伊那项目与马里首都巴马科文件、物资来往密切,而且这也是项目职工回国休假、返岗的唯一通道,但是项目部与巴马科之间相距700多公里,长途驾驶对司机的技术以及身体状况要求很高,所以这项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巴拉身上。自古伊那项目开工至今,巴拉已经在这条线上往返150余次,运送中方人员600余人次,收发文件物资不计其数,从未发生安全事故,老司机当之无愧。

无所不知的“百晓生”

巴拉的过人之处除了车技精湛外还在于他熟知马里当地风土人情,是个名副其实的“马里通”,用江湖的话说他就是一个“百晓生”。

2017年4月,新分大学生小王来到马里,虽然对这片陌生的土地知之甚少,但因为学过一些法语,小王这个小白“初生牛犊不怕虎”,自认为能够在这里迅速扎根适应。然而“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刚来第二天领导就让小王去菜市场买菜。怀揣着三分好奇、三分自信、三分期待外加一分忐忑小王坐上巴拉开的皮卡车就前往菜市场,皮卡车七弯八拐在一个小巷子停下来,小王知道目的地已经到了。打开车门小王直接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所谓的菜市场只是一块相对平坦的泥巴地,各种摊贩沿街随意而立,吆喝不断;菜市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菜市场周边沟渠纵横,蚊蝇乱舞......

平静了几秒钟,小王强装镇定硬着头皮往前走,在一个摊贩前挑选蔬菜。短暂的接触小王突然发觉自己学的法语不好用了,因为马里的民族语言是班巴拉语,懂法语的人也不是很多,加上小王的法语又是“半瓶醋”,所以尽管小王“叽里呱啦”的表述,面前的摊贩一脸茫然的看着小王无动于衷。不知是马里当地气候太热还是小王太过于紧张,此时的小王已经满头大汗,浑身湿透。就在小王挣扎绝望的时候,巴拉停好车后走了过来,那时小王突然发觉巴拉的黑皮肤那样刺眼,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小王拉着巴拉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让他充当自己和摊贩的翻译,在巴拉的引导下小王终于买好菜装车回项目部。负责验收的厨师见小王第一次出门居然能够顺利买到新鲜便宜的食材,对小王竖起了大拇指,小王暗自对着巴拉竖起了大拇指,会心一笑。

此后,小王每次出门都带着巴拉,巴拉也会给小王讲述马里的风俗习惯、各个政府部门所在、哪里的东西又好又便宜、哪里有当地特色小吃,教小王简单的班巴拉语......小王和巴拉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在巴拉的帮助下,小王进步飞速。一个月后小王能流利地和当地商贩讨价还价,独自完成项目新营地配置,独立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沟通交流对接项目当地雇工社保、医保等工作......

每每回想起在马里的点滴,小王都会庆幸自己遇到了巴拉,这个“百晓生”是小王在马里的引路人,要不然小王不可能在马里迅速适应并扎根4年多。

忠肝义胆的“大侠客”

干国际工程秉持的就是“干一个项目,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理念,所以我们大力推行属地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但要想真正让当地人认可我们就需要真诚相待,以心换心。巴拉在费鲁“偷师学艺”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我们的真诚善良,所以他暗自决心以后要跟着POWER CHINA干一辈子,他的这份决心不是那一纸契约而是实实在在的坚守和忠诚。

在马里,罢工对于每一个当地雇工而言可谓是家常便饭,虽然很多当地雇工不愿意罢工,因为罢工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但是迫于工会的压力他们还是选择了妥协;工会还会监督当地雇工罢工执行情况,偷偷上班的人立马就会被工会批评教育、孤立,更有甚者还会被殴打。所以,每当遇到罢工的时候,除了保安所有的当地雇工都会整齐划一的响应,项目部的工作就会停摆。

为了减少损失,项目部的中方人员依然坚持生产,顶替罢工前马方员工的各个岗位。巴拉却从不遵从罢工组织的领导,他担心的是罢工后我们没有外出的司机,中国人自己开车风险很大,所以每次罢工的时候他都偷偷到项目部上班,为我们开车。有一次巴拉被工会的监督人员看见了,面对工会的恐吓他怡然不惧,反而跟他们争辩理论,他说的有理有据把那些监督者都动摇了。此外,巴拉有时候听到工会酝酿罢工的风声时也会提前告知项目部,让我们做好应对和防范。

2020年5月,古伊那项目所在地卡伊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项目部第一时间停工并就地让中方人员和当地雇工隔离;立即联系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组织全员核酸。隔离期间项目部的运转、中方隔离人员的衣食住行、营地的消杀等都需要马里当地雇工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一听说疫情许多马里当地雇工都退缩了。在这个危急时刻,巴拉站了出来,他联系了几个老资历的当地雇工主动跟项目部沟通,希望能够为项目部疫情防控工作出力。这对项目部而言无异是及时雨,在做完核酸检测且结果正常后他们和项目的中方人员一同投入了“战疫”中。

停工隔离期间,卡伊和首都巴马科700多公里的物资补给线不能断,所以项目部迫切需要一名靠谱的司机来接棒。但首都巴马科疫情更严重,往返巴马科的司机必须全程穿戴防护服且不能在中途停留休息;马里此时正值最炎热的时候,就算开着空调依然难挡高温侵袭更何况还要穿防护服。中方司机对路况不熟悉且难以在高温下长时间驾驶,在项目部没有司机可用的时候,令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巴拉再一次站了出来,他毅然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并且出色完成。在巴拉的带动下,其他的当地司机也陆续投入到这条补给线上,为项目部减轻了压力。

巴拉在项目危难的时刻总是挺身而出,他的侠义之举赢得了项目所有中方人员的肯定,无愧为忠肝义胆的大侠客。复工后,我曾问巴拉当时为什么要来,他的回答也很朴实简单:因为曾经中国电建给他工作机会让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他和项目上的中国人是朋友,这些中国朋友曾经帮助过他,所以当中国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应该提供帮助。多么可爱的人啊!

古伊那水电站项目即将完工,从古伊那项目退场也就意味着今生很难再踏足马里这片土地,也就很难再见到我的这位“武林高手”朋友。此刻,我也能体会到为什么临行前巴拉会不断强调别忘记他,因为那时的一句“再见”可能真的就是“再也不见”了。因为巴拉,16000多公里外多了一份牵挂,真希望古人的“望月怀远”可以传达祝福,祝福巴拉一生平安,万事胜意!

巴拉(中间)和我们一起贴春联

巴拉(中间)和当地小学生在一起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