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藏地的2920个日日夜夜
来源:水电六局 作者:雷涛 时间:2021-01-04 字体:[ ]

8年,2920个日日夜夜,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这么多的时间我们都做了什么?有的人完成了高中到大学的学业,步入社会开始人生新的起点;有的人实现了男生到男人的蜕变,成家立业挑起生活的重担;有的人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潜心磨砺,在世界顶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的建设中一展拳脚;也有人坚守一隅,在祖国的西藏边陲默默奉献。

近来,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一个人的名字——李志强。他用了8年时光,默默在西藏坚守着,也不知他现在在干什么?想到这里,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喂,是志强吗?”

“是我,雷哥。”

“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金桥电站工地上。”

“还在西藏啊,项目上都还有谁?”

“别人都调回内地了,我自己在这里。”

“你还好吧?”

“身体还可以。”……

李志强,一个成长在改革开放浪潮里的80后,2005年本科毕业后在溪洛渡水电站项目部工作,后来调到西藏旁多项目。我认识他,是在2018年的那个秋天,我去西藏区域项目检查安全工作,他是旁多项目的工程部长,也是六局在该项目唯一的职工。项目部的工程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结算、资料都是他一个人负责。

旁多项目是灌溉输水隧洞工程,位于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距拉萨市只有100公里,但汽车要跑4小时。项目营区位于山脚下,海拔4000米,10月初的时候,远处的大山山顶便已经是皑皑白雪了。项目部离藏民村子大概有一公里,说是村子,其实也没有几户人家。营房是彩板房,“三合院”式的建筑结构,院子是砂石铺的,没有统一的供暖设备,冬天只能用电暖器取暖。志强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大锅饭、大锅菜,没有互联网,手机信号也差,时有时无,条件之艰苦,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差的项目了。难以想象,在年轻人吃饭都捧着手机的时代,他是怎么忍受没有网络的。

之后,李志强向我介绍了工程情况。六局承担的是三标段,隧洞长度3196米,开挖断面高4米、宽4米,合同工期49个月,当时已经严重滞后了。

“为什么工期拖了两年多啊?”我质疑道。

“因为缺氧,工人走了一批又一批,工程进展一直不顺利,中间停工一段时间,项目经理也换了几任,不过,现在透亮了,明年上半年肯定完工”。面对我的疑问,志强有些不好意思,而他,从开工进场,在这里已经干了6年多了,原来的几个管理人员陆续返回内地了,只有他还在坚守着。对外,他是工程负责人,而对内,仅是部门正职,还是名符其实的“光杆司令”。

在食堂简单用过晚饭后,我们在项目部门前的乡间土路上散步,道路坑坑洼洼,不小心可能就被石头绊到,还要躲避偶尔驶来的摩托或汽车,躲慢了就会被弄个灰头土脸。 

门前的小河最窄处仅两三米,水流湍急。我们边走边聊,脑子里却不停地在想:“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在这荒郊野岭,6年多是怎么熬过来的?”你很难有一个把这里想象成世外桃源强大的心态,太过偏僻、太过贫瘠,甚至太过荒凉。

当晚我在项目部过夜,感觉还是有高原反应,一直睡不着,耳朵嗡嗡地响,后半夜实在困极了才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起床后还有点头疼。“真不知道志强这些年是怎么挺过来的。”这个想法大概是我在旁多项目时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吃早饭时,志强问我睡得是否还好,我的问题便脱口而出。他只轻描淡写地说:“时间久了,习惯了。”

旁多项目完工后,在分局上下多方努力争取下,经济效益还是很好的,当年还向分局上缴了利润,志强则又去了藏北的金桥项目收尾。

金桥项目我也去过。当年我离开旁多项目后,就又去了金桥项目检查。

金桥项目位于拉萨东北的那曲市嘉黎县尼屋乡,距拉萨600多公里,车程12个小时。途经县城海拔4500米,项目驻地海拔3500米,从县城到工地,路程100公里,要跑4个小时。路窄弯多,都是土石路面,路边就是峡谷和雄曲河(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水流湍急。这里的路况极是艰险,稍有驾驶不当就会掉进河里,听说有的汽车葬于水下的巨石缝里,连影子都看不见。当时我坐在车里,心惊肉跳,连呼司机“慢点开,小心点,不着急。”不得不说,那又是一处极凶险的地方。志强又到了金桥项目,不知道现在路况有没有改善,他进进出出是否还顺利。

志强后来在电话里说,金桥的项目部营区已经拆了,现在住在业主营区里,可以洗澡了,吃得也很好。从他轻松的语气里,感觉到他很知足。

我有些唏嘘、有些心疼、有些感慨……总之,每次想起志强或是跟他通过电话,我就会涌起一种很复杂的情绪。跟他差不多同期毕业的人,有的已经当上项目经理,或是项目班子成员,而他还只是个项目部门正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我想,李志强虽然不是援藏干部,但他真做到了“缺氧不缺精神”。

8年时光,2920个日日夜夜,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一直坚守在高原啊!我觉得任何的赞美都是多余的,说他伟大,他只是个小人物;说他做出巨大的贡献,又没有足以惊天动地的业绩。他,只是一名平凡而普通的电建人,默默地坚守岗位、坚守职责,我想,这就是电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最好阐释。


【打印】【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