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是复兴一局的关键之年,也是一局人推进改革、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的奋斗之年。一局法律人紧紧围绕“复兴一局”的发展目标,始终把服务公司中心工作作为一局法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新的一年,一局法务团队重新起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提升能力,充分树立专业自信,深入贯彻“大经营”理念,聚焦“两场”,为一局复兴发展大业进行“阳光护航”,推动“法治一局”建设进程。 一、服务市场,为市场营销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支撑 一是参与公司市场布局和织网行动,为公司战略和营销策略提供法律服务,协助建设公司营销网络。 二是参与重大决策和投资评审,参加党委会、董事长办公会、总经理办公会和投资评审会等决策会议,发表法律意见,形成决策先问法的工作机制。 三是有效开展营销项目的法律尽职调查工作,分析研判投资项目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四是积极参与重要项目合同谈判工作、编制项目投标法律方案及出具法律性文件,确保项目运行依法合规。 五是注重规避营销项目的法律风险,分析项目潜在法律风险,形成法律意见,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二、服务现场,建立“保姆式”全覆盖全周期的风险管控模式 一是坚持“以现场保市场”的发展理念,强化项目履约全过程法律风险管控。参与项目前期策划,严格审核分包商资质,参与分包商履约信用评价,对项目的劳务用工、设备租赁、材料采购及核销、工程款支付等关键环节进行法律风险管控;协调地方政府及居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部的关系,防止出现企业信用风险;对履约管理混乱、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诉讼的情形,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 二是充分利用OA信息平台与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将法律审核环节嵌入生产经营的整个管理流程。通过强化审核促进经营管理规范化,重要合同、制度、重大决策的法律审核率为100%。 三是总结前几年法律风险巡检的成功经验,打造法律风险巡检的升级版本。加大对重点项目、风险项目和海外项目的主要法律风险源的识别和排查力度,对暴露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从源头上防控法律风险。 四是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针对日常工作、风险防范、纠纷处置中发现的重大风险点和特别典型问题,第一时间发布法律风险预警通知和建议,按风险级别进行预警和提示。 五是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根据所属单位和项目的实际需求,定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讲座和培训活动,同时利用下项目办案、调研、巡检等机会,针对一局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案说法,促进各级管理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营发展中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依法治企的意识与水平。 三、坚持三个导向,创造价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企业声誉 一是坚持客户导向,主动求变,主动适应客户需要,灵活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法律工作要改变过去只踩刹车,不加油助力的工作方式,突破障碍,寻求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妥善把握商机和法律风险的利益平衡点。 二是坚持利润导向,法律部门要从事务处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积极创造价值。妥善处置法律纠纷,减少和避免企业经济损失,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通过诉讼、仲裁、律师函、告知书等多法律手段,加强债权的催收和强制执行,减少应收账款,用法律手段创造价值。 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打造一流的法务团队。进一步加大高学历、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引进,参与大学毕业生招聘工作,扩充法律人才储备。进一步打开人才成长的通道,制订副总法律顾问和专业总法律顾问聘用制度,强化落实选拔聘任,实现人尽其才。疏通出口,法律人才有进有出,落实淘汰机制,增强法律团队活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突出的专业法务团队。 四是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守住法律和制度底线,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加强法律与纪检、巡察、审计、财务、经营、设备物资等职能部门沟通、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及资源共享,形成大监督的协同机制,有效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 全面推进法治一局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公司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需要始终把促改革、保发展和防风险作为企业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一局法律人坚持三个“导向”,聚焦“两场”,加强依法合规管控能力,提高法律管理能力和法律服务效益,努力奔跑在建设法治一局的阳光路上。 | ||||
【打印】【关闭】 | ||||
浏览次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