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责任
厚植“碧水绕村来”的生态底色
来源:水电八局 作者:李天骄 时间:2020-11-23 字体:[ ]

 

 车子行至雄州以西灵岩山脚,孤鸟振翅徘徊池中小汀。忽闻村中人语犬吠,才忆起人间烟火,寻着声光到了农户门前,只见稻谷满仓,农民欢喜。——题记

 

雄州街道是南京市六合区的下辖街道,半边山水,半边田,水电八局人正在长江的生态廊道上用“生态文明”的钥匙,助力南京六合打开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道路。

守护他们的母亲河

六合区古称棠邑,后因境内有六合山而更名六合,其境内的滁河是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在南京市内绵延105公里,贯穿六合区雄州街道。

三山是雄州街道的一个自然村,主管网铺设、接户已完成,笔者来到施工现场,恰逢第一台终端污水处理设备进场等待最后安装。村民们有的停下手中的农活,有的抱着周岁的孩子闻讯而来,驻足一旁看着这两坨十几吨的“庞然大物”从货车上卸下来。

怀抱孩子的年轻母亲向笔者讲述道:“十几年前政府开始重视滁河污染物治理,那会儿我们的污水都是直排。”说罢她指了指旁边的小池塘和远方的沟渠:“喏,就是这里。”

笔者上前看了一眼,果然,五米开外的池塘里裸露着半截排污水管,上面还残存着因水体污染导致富营养化的绿藻生存过的痕迹。

“九几年的时候,滁河利用长江汛期高水位季节通航,附近县市想通过滁河到长江必须要经过我们六合,你说对于我们六合来说,这滁河重不重要呀!”一位老大爷操着六合本地话自豪地介绍。

“滁河是我们六合人的母亲河哩,灌溉、生活都靠她!但是十几年前,工业发展,农污水排放,河水都臭了。后来政府、企业都到我们这里调研整治,你看那边的蓝牌牌。”年轻母亲抬了抬下巴示意着方向,用手抚摸着睡熟了孩子的脸颊。

循着她告知的方向,笔者看到水塘边一个小微水体河长公示牌,一个河道(塘)管护公示牌,池塘里游着几只鸭子,好不惬意,看来水环境治理已见成效。

但是农村污水收集后如何排放?如何处理?刚刚卸下的两坨待安装的庞然大物——污水处理终端设备,便是工序的最后一步,是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排放的关键。雄州街道目前已开工38个自然村,主管完成9个自然村,累计完成长度18895米,累计接户235户,庞大的地下管道网络正在形成,一泓清水绕村来指日可期。

滁河水就像母亲宽广的臂弯,躺在怀里吮吸的孩子们温柔地注视着母亲的脸,现在孩子们长成了,定会好好呵护这母亲河。

积聚多方环保合力

瓜埠地理位置优越,是贯穿中国南北的古驿道之著名渡口所在地,如今是南京跨江发展的战略重地。

滁河的一级支流就流经雄州街道瓜埠的元农村,房屋临河,污水直排,改造迫在眉睫,项目部正准备沿河架管,瓜埠社区的协调问题几乎不用操心,这不禁让人好奇工作人员究竟有什么妙招。

“郁书记,沿河架管施工方案已经出来了,再等等就要施工了,这边的村民配合度都很高呀!”赵乐雨是项目雄州街道负责人,带领笔者一行找到街道党支部副书记郁伟。

“村民都迫不及待啦!基层也成立了治污工作小组,经常调研,上门了解村民思想动态,我们做了好多工作呢。有一点是关键,就是社会共治,全民行动,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郁伟讲到。

分包队伍的葛凯是本地人,在江苏境内搞了近十年工程,熟知环保政策,他补充道:“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都涉及到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会通过区政府网站及《今日六合》向社会公开,人民群众都是在监督的。”

“哦,对了,元农这边地基基础不牢固,管子都架河上,工程质量可要保证啊!”郁伟关心着。

赵乐雨底气十足:“放心,郁书记,质量不会有问题。这边的协调工作我几乎没操过心,多亏您工作做得好,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社区其实很关心八局的施工,他们为了生态文明建设也下了一番大功夫。

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利,不仅有南京长江大保护,工程局正朴素务实地在生态保护的路上行进:抚河截污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新城项目等,绿色的画卷在蓝天白云下徐徐展开。

南京六合项目配合政府、村民、各参建单位积聚环保合力,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地坚守在这片土地,得一泓清水照见工程人最朴素的心。

圆村民的绿色之梦

八局人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从关爱一江水的善行做起,努力还村民一个美丽的绿色之梦。

来到横梁街道的新河村,收割机碾过稻田,菜园的小青菜长势喜人,在路边水电八局刀旗的指引下一行人寻着挖机声找过去。

“高队长,怎么样,施工还顺利吧?”笔者上前打探着。

“和其他许多村一样,人家菜地就在这里,没法施工,街道办负责人过来协调了几次。你瞧,菜地挨着院子的围墙,挖机都不敢动了。”高队长颇有点无奈。

“那怎么解决呢?”望着面朝围墙,隔着菜地停在半路的挖机,笔者好奇地追问。

“下手挖呀!”高队长双手做出挖地的姿势。

笔者被他逗乐了:“那咱们这边的村民都还支持我们工作吧。”

高队长将铲子放下:“现在他们理解了。搞工程这么多年,我明白了,要让老百姓受益,让村民受益,只要抱着这个思想,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事情就好办。别看我搞施工,我也在争取入党呢!”

在作业现场一端,另一台挖机正轰隆隆地奏响生态协奏曲,作业人员有的正推着小车运沙,有的挥舞着铁铲铺沙,铺完一段沙再放一截管,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民偶尔出来送瓶水给农民工兄弟们,偶尔站在围挡与安全警示带外看看施工,转身再去瞧一瞧自家菜地和鸡笼。

跑了这么多村,每每看到村民站在施工现场旁边,笔者都要过去问一问,聊一聊,大多数村民都理解并支持工程建设。

新合村村民:“水清了,空气质量好了,孩子们也爱回家了,我那几亩地还靠他们网络直播挣钱呢。”

泥鳅王村村民:“从前的土路逢雨天泥泞不堪,我年轻的时候总想出去不回来了,现在迁到城里的老邻居都羡慕我有鸡又有田!”

小林村村民:“你们施工队开工前帮我收稻,这路面也都恢复得可好,来,这是我自家的柿子,你们吃,可甜了!”

施工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村民满意度越来越高,项目部不仅收集着污水,还收获着村民的生态自觉,绿色之梦近在眼前。

一泓清水,关系着村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生态文明经济效益。水电八局,正在开放以创新为动力以转型为航标的生态建设花蕾;六合项目,正在结出现代工业文明为依托的绿色生态实践硕果。

滁河旁,滉漾的河水撩拨着我的心弦,群鸭嬉戏,岸边芦花摇曳,微风拂过脸颊,好似母亲温柔的双手,巧遇农民牵着孩子望向河畔看风景,让人不禁畅想生活在美丽新农村的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