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22日,在世界水日到来之际,老挝南欧江项目的同事来到老挝孟威县,见证了供水系统建设为当地居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深入基层一线 化解燃眉之急 在孟威县的金龙村,这个坐落于南欧江三级和二级水电站之间的小村落,村民们主要靠着种植、养殖,外加做点旅游来维持生计。 2021年的那场暴雨,可把村子搅得不得安宁。“哗啦” 一声,村里唯一一条供水管线,就这么被冲毁了。村民阿强望着那被冲得七零八落的水管,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可咋整啊,往后喝水都成问题了。” 自那以后,村里的日子变得乱糟糟的。没有干净的水源,不少村民身体开始出现问题,饮用水安全问题就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大家心头。 2023年4月,“澜湄”项目考察组来到孟威县考察。县长本孟满脸热忱,带着考察组四处介绍:“咱孟威县,一共有5818户家庭,散布在74个自然村。有7个村只能在河里取水喝,63个村靠山涧水勉强维持,也就县城周边4个村能用上自来水。我们老挝人民,特别是孟威县的百姓一直盼着解决这饮用水的难题,让大伙日子过得好点,品质高点。” 好消息终于传来,“澜湄”合作项目供水系统确定落地金龙村。阿强兴奋地跳起来:“真的吗?这下咱不用再为喝水发愁了!” 过去三年,琅勃拉邦市哈克村净水站、丰沙里县红杉村供水系统和净水站、小寨村供水系统、龙井村、南木奔村、八嘎龙村深井及供水系统相继完工移交。如今,孟威县金龙村供水系统也正式开工建设。“澜湄”项目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2个省3个县7个村。村民们再也不用为季节性缺水、饮水不卫生、取水不方便这些问题发愁了,生活有了盼头,生产生活水平也跟着芝麻开花——节节高。 推进施工建设 紧扣群众期盼 “今天,我们惠勒村迎来了全新的开始!”老挝惠勒村村长康德(khamdaeg)手持话筒,激动而坚定地说道,“感谢孟威县县长,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感谢南欧江流域发电公司的领导,也感谢澜湄组的工程团队。正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无私援助、领导的关怀重视、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团队的辛勤付出,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才将得到极大地改善和提升。” 经过电建人近两个月的努力,惠勒村建起了一个50平方米的清水池、一个10平方米的滤水池、一套消毒设备,以及长达2000米的主引水管道和1500米的输水管道。这些设施将确保村民们能够用上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如今,清澈的泉水将流淌到惠勒村的每一个角落,只需轻轻转动水龙头,几公里之外的泉水便会流入村民家中。村民们可以用这纯净的水洗脸刷牙,以清爽的状态开启崭新的一天。 南欧江项目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已在琅勃拉邦省勐威县的哈克村、金龙村、惠勒村以及相关农村学校和社区卫生院建成了12处供水示范工程,惠及了超过3000名农村居民、学校师生和医护人员,显著改善了他们的饮水卫生条件。 普及净水知识 守护生命之源 为助力居民深入了解饮水安全知识,树立科学正确的饮水观念,南欧江项目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宣讲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水科院的工作人员小徐热情洋溢地招呼着大家:“各位领导、村民朋友还有同学们,都往这边来呀!今天咱们相聚在此,就是要好好讲讲和咱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饮水安全问题。来,首先请大家观看净饮水安全知识视频!” 考虑到受众的多样性,本次活动还特意准备了老语版的净水安全视频和《农村社区饮水卫生小知识》口袋书,确保不同人群都能轻松获取知识。 小徐动作娴熟,迅速在实验桌上组装摆弄好仪器。她说道:“大家看这里,这个杯子里装的是现在平日里使用的河水,” 说着,她又拿起旁边另一个杯子,“而这个杯子里是经过简单过滤的水,大家仔细瞧瞧,净化后的水是不是明显清亮了许多?” “这些材料都是日常可见的,这第一层放的是石子吗?”村民认真向专家咨询。 村民们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看到对比明显的两杯水,不禁发出阵阵惊叹:“还真是!这差别简直太大了!咱们回家也要试试。” 在世界水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挝农村地区供水系统的建设成果彰显了中国电建南欧江项目作为走出去央企的社会责任担当。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因水而兴,因水而荣,不断增进老挝民众福祉,也让中老友谊在涓涓水流中愈发深厚,在携手共进中绘就更为美好的未来图景。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