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岁月中远行》有感
来源:水电六局 作者:吕佳桐 时间:2023-05-16 字体:[ ]

品读《在岁月中远行》一书,颇有感慨。

该书出版于疫情全球肆虐、俄乌战争、国内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因此文章并无太多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创业者磅礴的气势,字里行间更多的是沉重,是苦中作乐的酸涩与无奈,也有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坚强。

阅读此书,更像是在品一盏香茗:青荷湖上,红瓦凉亭,余音袅袅,茶香氤氲,在沁人心脾的同时,引发人们无限深思。作者俞敏洪从草根创业者起步,将小小的教室变成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他将走过的城市、阅览的山河以及途中的体悟娓娓道来:白云的白,蓝天的蓝,在神秘而厚重的漠河土地上有着山峦起伏的绿;陈迹永定河、日照紫金山;游览兰溪、观光诸葛八卦村;解潮汕之风情、览桂林之山水;天山偶游记、梅里雪山行......

俞老师一直强调着阅读与行走的关系,“随手将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树、触动的瞬间一一记录。一行行文字,既是我记录生命轨迹的方式,也是一种对过往经历的自我萃取和沉淀。”月明星稀,微风中夜步。在我看来,其实行走与阅读有很多相通之处,人生一路能看百年时光,而阅读则可看人类上下五千年,可看目光难以到达的地方,以更多维度观察这个世界。从人生阅历上讲,可以说是既延长了生命的长度,也增加了灵魂的厚度。

俞老师将阅读与行走看得同等重要,侧面反映出他对事物的评判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特点。在很多人对当下生活状态充满忧虑时,俞老师一边勇敢面对挫折,一边以他的理解向大家诠释着凡事具有两面性这一观点,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无需自怨自艾,要保持积极心态。”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纠结中,不如读书行走,看看大好河山、人情冷暖,向外行走,向内认知,让自己辽阔起来,才能做到小事、难事不放在心上。时间是流动的,事情是变化的,人就是在不断失败和解决问题中螺旋式上升的。身体与头脑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只有走出舒适圈,与变化共处,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劈波前行,体现生命的价值。

山高路远,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砥砺前行,需要的不仅仅是改变的勇气,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文章以行进于山峦水涧为线索,在空间中了解大江南北,而最重要的是在时间中升华灵魂,这便是“岁月”的意义。

在这个节奏极快、数据共享的时代,人们动动手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想要的碎片化信息,然而这些信息是抽象的、独立的、片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高效但机械化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如果想对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问题实质,就需要用双脚丈量土地,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在泥泞的途中,留下一个个歪歪扭扭酒盅似的足迹。这些足迹是对真理的深刻理解,是对严谨态度的孜孜以求。从前车马慢,来往靠信件,读书需要“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但是简陋的条件升华了爱情,筛选出了目标坚定的伟人。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便捷的工具、种类多样的资源是先辈们兢兢业业探索得来的,我们在接受先辈馈赠的同时,更应该传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去完成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历史使命。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在岁月中远行》使我看到的是俞老师以教育家的身份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也从他的文字中找到了映射自己的影子。正如书本所说: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大部分个体,也许不能做出什么宏伟的贡献,但如果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能以修炼自己、造福他人为本,不屈的努力,让我们的生命发光发热,我们就一定能让自己和事业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加进步!

【打印】【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