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里的数字
来源:水电六局 作者:宫春子 时间:2023-04-13 字体:[ ]

人世间的爱,大多是为了相聚,惟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而父母与子女最初的两地分离,总是牵挂,总是放心不下。两地书,便成了聊以慰藉牵挂的最好方式。

近日,我读了朋友几封多年前的两地书,不仅读出了书信的年代样态,也通过书信读出了百姓生活的年代信息。

第一封写于1981年12月19日,是朋友上大学的儿子在第一学年写给父母的信,现摘录其中一段:

“爸爸妈妈,我的助学金发下来了,是一等助学金,每月22元,从10月发到12月共66元,现在我有100元钱在身了。每个月22元,再到食堂我就可以大胆点吃了。以前从不敢,入学三个月来,我从未吃过炒菜,每天饭钱控制在0.55元,现在每天可花0.70元以上了。爸爸妈妈放心吧,别再给我寄钱了。每月22元足够吃了,从家带来的50元,我可以买书和交杂费。妈妈负担太重了,照顾爷爷奶奶还有姥姥,自己要注意身体,绝不能累垮了……妈妈现在干什么?我猜大概又在洗衣服吧?妈妈端大盆水太累,如果我在家,还可以帮妈倒倒水……”虽然信纸早已发黄,虽然写信时间距今已经40多年了,虽然他母亲可能已将信读过N遍,但当我再读信时,面前还是出现了写信人写信时的情境,出现了收信人读信时的画面,而那画面让我很心动。

第二封是朋友儿子写于1984年9月4日的,刚在省城参加工作,信里尽是数字,而那数字,却象有声机一样,在欢快地述说。摘录其中一段:

“爸爸妈妈,我的基本工资是46元,加上5元副食补贴、4元洗理费以及在食堂吃饭每天补助0.2元,一月可补助6元,这样,我每月能开61元。我挣钱了,以后弟弟上大学费用我包了。我每月给弟弟送去(也在省城上大学)20元饭费,再给弟弟买10元钱的水果、副食之类的补品。爸爸妈妈放心吧,你们可以宽松一些了。爷爷奶奶年事已高,需要营养,要多买些好吃的,爸妈也要多吃点好吃的。听同学讲,他前几天去咱家,看见爷爷奶奶在饭桌上吃米饭和炒鸡蛋,而爸爸妈妈在小屋里吃玉米粥和咸菜,我听了心里很不好受。爸爸妈妈,我现在能挣钱了,你们不要像以前那样节俭了,你们也要时常补补身体……”

信,无非是一个信封、几张写满字的纸,但因为信承载了写信人和读信人的情感,承载了写信人和读信人的处事方式,承载了写信人和读信人的思想脉搏,便勾勒出一个人的性格,丰满和生动了人物。当然,信中的点滴数据,也间接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侧影,鲜活了生活。有信的日子真好。

第三封是我另一个朋友的女儿写于2005年10月26日的,那一年,朋友的女儿刚上大学,摘录其中一段:

“爸爸妈妈,你们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大件,这也是我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索尼,粉色,10180元,好贵啊。我记得爸爸曾给我讲他小时候上学的故事,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吧?爸爸说那个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学的,爸爸是家里懂事的老大,很珍惜上学的机会,爸爸说每天要走六七公里的山路去上学,虽然有鞋穿,但怕磨坏了就不舍得穿,上学路上往返都赤脚翻山越岭,只有走到学校附近,才穿上鞋。爸爸说那时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女儿有一天能用上笔记本电脑。当然不会想到,那时世界上没有几人能想到,因为据说世界上首台电脑始于1946年的美国……”

时代变化真快啊,由赤脚上学到给女儿“武装”上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这才仅仅几十年,这是小家的富裕,也是时代的进步。

第四封是朋友的女儿写于2006年11月5日的,当时,朋友的女儿要申请出国留学。信,已经是电子版的;信,也是通过邮箱发给父母的。朋友说,虽然读电子版信,没有见字如面亲切,但仍可从一封详细报告中,读到女儿时代与自己时代的区别,读到女儿行事的严谨和慎密。当然,透过信,也可以读到当时的汇率、学费、生活费等数信据息。摘录其中一段:

“爸爸妈妈,德国大学里有很多中国人,很少会发生受欺负的事,毕竟德国有10%的外来人口,而且在德国籍人口中还有33%的土耳其人。所以,尽可放心。另外,关于选学校属地问题,可以这样理解:东德生活费便宜,但基本没有打工机会,西德生活费贵但可以打工;关于是否收学费问题,这取决于各州执政党政策。有的州收,有的州不收,我会做选择。我一直盯着的莱比锡大学在东德,生活费不高,也不收学费,每学期注册费69欧,期末退还49欧;关于保险,通常视签证不同缴费不同,约400-700欧,每年缴一次。法兰克福大学的注册费贵些,欧盟成员国学生每年500欧,其他国家的学生每年1500欧。第一个学位免学费,第二个学位年学期500欧。此外,有打工机会,就有挣钱机会,但打工多了,读书学期可能会长。法大那边学校宿舍每月250欧左右,如果没有学校宿舍可能贵些。每月吃的,如果不下馆子自己做,100欧可以搞定;住和吃等基本生活费每月350欧左右(约3500元人民币),我会很省的;其他花钱大头可能是书,德国书很贵,要求每月最多从账户提取585欧,年约7000欧。这样,我估算了一下,学费、生活费、书费,加三年多次往返机票什么的,估计拿到毕业证需要人民币约21万元。当然,说没有工作机会,我猜还是会有的。三个月读书三个月放假,做小件翻译或中文老师等应该可行,我肯定能挣一点儿钱补贴生活的……很晚了,就此搁笔。家里冷吧?多穿点,宁可热着别冻着。多吃好吃的,别为学费发愁。”

儿子、女儿,一封封信,一个个零零碎碎的数字,静静地、温情地述说着生活的烟火气。

当然,不同年代,平民家书,联系形式不同,牵挂内容也不同,但拳拳之心经年不改,款款深情经久不变。而平民百姓家书中流淌出来的数字,也在静静地“数”说着国家的繁荣和时代的进步。

【打印】【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