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灾后重建扛重任 只为碧波漾中原
——水电十五局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水电十五局 作者:宋婷 贾福昌 时间:2022-05-11 字体:[ ]

贾鲁河,属淮河水系,为淮河支流沙颍河的支流,也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从古至今常有洪水泛滥,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是历朝历代治水的重中之重。

2021年,河南省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贾鲁河的综合治理作为河南省灾后重建重大水利工程,按期完成建设目标意义重大。

五月,随着汛期的日益临近,水电十五局河南贾鲁河项目紧紧围绕防汛节点目标,精心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党员带头冲锋,全体职工们充分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众志成城,大干快上,工程形象日新月异。

8800米河堤“填筑加固”

“我们对工作面土壤的含水率要求很高,北方以粉质黏土为主,现在的季节,随着雨水天气增多,从取土场拉来筑堤的土含水率要求达到14.9%的最优值,就要调用五铧犁和钩机翻开晾晒。”项目总工介绍说。最繁忙的时候,项目调用了各种车辆设备110多辆,对管理调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保证堤防填筑质量,严格控制每层土料摊铺厚度,在土方回填施工中,采取标杆、水准仪、GPS等测量设备联合进行层厚质量把控,保证填筑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在施工现场,项目技术员正在带领施工人员进行防洪堤路面的处理。

技术员手上正拿着一张工程效果图,图里呈现出的是一帧帧迷人的休闲游憩图画,蓝盈盈的水、绿油油的草、红红的花、浅黄的漫步道,交织成缤纷绚丽的图景。

“贾鲁河治理工程是河南省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是补齐郑州市防洪短板的“一号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5月是河堤填筑的节点,4月底已完成比例75.2%。

大堤已然筑起,河堤两岸的庄稼幼苗,在河堤的守护下,迎着仲春的微风摇曳,一片生机勃勃。

 120天“全力冲刺” 建设北关大闸

北关闸作为贾鲁河中上游唯一一个控制性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软基施工条件复杂。

拆除重建分为上游引渠段、闸室段、消力池段、下游连接段四个部分,由于在老闸基础上向下游平移40米,成为贾鲁河综合治理中体量最大、施工难度较大、工期时间较紧的关键性工程。

围绕5月底满足过流条件,项目党支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带领近200名劳动者,以“抢”的意识、“拼”的精神、“战”的姿态,实行两班倒工作制,24小时奋战在工程一线,加快项目建设。

贾鲁河综合治理扶沟北关闸施工现场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土方开挖完成14万立方米,已经完成近8000立方的混凝土浇筑,一期的五个闸室段现在已经有2个具备浇筑条件,剩余的3个在汛前,5月底前整个全部完成满足过流条件。”

河槽疏浚、新建堤防、加固堤防、拦河闸、引水闸、防洪闸等设施建设均直接影响着能否在2022年夏天安全度汛。水电十五局人树立“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理念,项目部上足人员、上足机械,采取“5加2”、“白加黑”工作机制,人歇机不停,24小时开足马力,全力奋战。在8.8公里河道上,投入400余人、机械设备210余台,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5月1日下午13:06,河南卫视频道对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假日不休,建设速度快马加鞭进行了报道。

水电十五局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干劲、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节假日不休息,通过努力,5月10完成河床疏浚和堤防填筑,北关闸在汛前具备过流条件,阻洪建筑物全部拆除,确保安全度汛,用我们的辛勤劳动为贾鲁河灾后重建贡献力量。”

14万方淤泥“动土乔迁”

贾鲁河8800米河段需要清淤,河床淤泥日积月累越来越厚,如果不及时清理,河水只会越长越高,甚至成为危害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上河。

这不禁让周围居民们担忧,“贾鲁河水还会像去年一样泛滥吗?”

项目团队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我们邀请专家‘会诊’,对清淤量进行测算,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决定采用环保技术,优势相当明显!”项目技术员刘东东说,清淤过程严格控制清淤深度,不会损伤河底的原生土,施工也不受天气影响。

目前,贾鲁河主体清淤即将完工,整个河道淤泥厚度少了0.6米,最深的下游地区厚度减少了2米,平均深度达到4米,清淤工程总量达到14万立方米。行洪标准提高至每秒1630立方,建成后可以达到百年一遇防洪能力。

无论是从“水患”向“水安全”的华丽转身,还是从“水生态”向“水经济”的持续迈进,在贾鲁河上的水电十五局这支“治水铁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以“水”为笔绘就美丽生态画卷,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