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摘编
时间: 2022-04-30 点击量: 字体:[ ]

(一)2020年

1.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

2.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0日)

3.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的致辞(2020年11月12日)

4.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的讲话(2020年11月17日)

5.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的致辞(2020年11月22日)

6.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2020年12月12日)

7.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2020年12月16日-18日)

(二)2021年

8.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

9.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2021年2月19日)

10.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2021年3月15日)

11.在福建考察时指出(2021年3月25日)

12.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2021年4月2日)

13.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2021年4月23日)

14.在广西考察时强调(2021年4月27日)

15.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2021年4月30日)

16.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2021年5月1日)

17.致信祝贺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强调(2021年6月28日)

18.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6日)

19.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7月16日)

20.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2021年7月30日)

21.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2021年08月26日)

22.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强调(2021年08月30日)

23.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1年09月22日)

24.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2021年10月15日)

25.在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2021年11月2日)

26.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21年11月11日)

(三)2022年

27.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2022年1月18日)

28.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2022年3月31日)

2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2022年1月25日)

附件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22年3月5日)

附件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9月22日)

附件3: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年10月24日)

 

 

 

(一)2020年

1.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

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0日)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愿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3.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的致辞(2020年11月12日)

绿色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中欧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不久前,我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方将为此制定实施规划。我们愿同欧方、法方以明年分别举办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国际会议为契机,深化相关合作。

 

4.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的讲话(2020年11月17日)

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变暖不会因疫情停下脚步,应对气候变化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要落实好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提供更多帮助。中国愿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艰苦努力。我不久前在联合国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举措,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将说到做到!

 

5.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的致辞(2020年11月22日)

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二十国集团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不久前,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

 

6.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2020年12月12日)

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今年9月,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我愿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7.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2020年12月16日-18日)

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2021年

8.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

中国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已经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我们认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中国正在制定行动方案并已开始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中国这么做,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9.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2021年2月19日)

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10.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2021年3月15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