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信息
以色列三分之一用水来自海水淡化 从海水变成淡水只需45分钟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0-02-11 字体:[ ]

以色列严重缺乏水资源,并且水资源严重分布不均匀,北部拥有加利利湖,而南部则是不毛之地。

以色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满100mm,而作为水资源库存的加利利湖也处于每年降低水位的状态,水资源成为了限制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以色列西临地中海,南临红海,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2001年,以色列政府在全国推行海水淡化计划,兴建海水淡化厂。目前,以色列有5家海水淡化厂,每年提供约6亿立方米淡化水,相当于全国工业、农业以及居民日常用水总量的30%。

多年来以色列供水来源的变化,橙色为淡化水(来源:Israel Water Authority)

短短15年间,以色列已建成了5家海水淡化厂,分别位于哈代拉(Hadera)、索里克(Sorek)、帕尔马欣(Palmachim)、阿什杜德(Ashdod)、阿什凯隆(Ashkelon),预计到2025年的总产能将达到900 MCM/年。除了以上五家,目前还有两家大型海水淡化厂正处于筹备阶段,等待兴建投入使用。

为什么以色列能做到三分之一的供水都来自海水淡化?原因很简单——够便宜。全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水淡化工厂——索里克(Sorek)工厂生产一立方米饮用水的成本仅为0.54美元左右,而在中国,海水淡化产水成本主要集中在5—8元/吨。

海水淡化厂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力成本。海水淡化需要高压处理,属于高耗能产业,所以电力成本构成了工厂的重要运营成本。二是融资成本,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投资,利率、消费价格指数(CPI)、汇率、设备折旧、土地价格等都是影响融资成本的因素。

因此,低电力成本成为了海水淡化大规模实现的重要原因。阿什凯隆和索里克工厂有独立的发电厂,可以实现电力自给,多余电量还可以卖给国家电力公司。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厂采用反渗透技术,就是让海水渗透过一系列的半透膜来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最终达到将海水淡化的目的。

三根直径达1.8米、长度为1.25千米的取水管直接延伸至海底,将地中海的海水输送到索里克海水淡化厂。淡化厂内有数十个长、宽、深各约10米的海水过滤水池,用来做预处理。首先通过沉淀法将海水中的沙子和其他大颗粒物留在池底,再利用过滤水池进行第二道预处理,即使用凝结剂和絮凝剂等将海水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经过层层预处理后,海水才能通过特种高压泵增压进入海水淡化最关键的反渗透系统,最终获得淡水,而从海水到淡水整个过程仅需45分钟。

索里克海水淡化厂日产淡水量超过60万立方米,其生产的淡水占整个以色列约20%的淡水供应量。不过,偌大的工厂内只有40多名员工,高度自动化节约了大量劳动力成本。


【打印】【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